<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肉孜麦麦提·巴克: 潜心钻研采油技能

        365bet体育滚球_365bet网络足球赌博_365bet网上网投

            简 介肉孜麦麦提·巴克,重油开发公司采油五区采油六班班长,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获得者。

            从一个不会说普通话的维吾尔族巴郎,成长为技术学习教材编写员;从一名普通采油工,成长为中国石油集团唯一的一名维吾尔族技能专家。

            他就是重油开发公司采油五区采油六班班长肉孜麦麦提·巴克,一位在采油岗位干了近27年的基层党员。

            肉孜麦麦提·巴克出生在南疆和田一个偏僻的村庄,15岁时考入365bet体育滚球_365bet网络足球赌博_365bet网上网投技工学校。

            工作之初,和老师傅进行最基本的交流成了问题。在经历过几次尴尬的情况后,肉孜麦麦提·巴克下定决心要把普通话学好。

            他所在的党组织发现他的困难和愿望后,让他和老党员结成学习对子,在大家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他取得了普通话八级证书。攻下语言关的同时,他刻苦钻研采油理论知识、苦练技术,操作技能得到了迅速提升,很快就在作业区的一次技能比赛中获得个人和全能第一名。

            肉孜麦麦提·巴克先后参加了单位组织的20多次、1200多天的各类培训和技术比武,用11年时间自学了两个大专和一个本科文凭,28岁成为共产党员,30岁成为新疆油田的技能专家,31岁成为全国青年技术能手,33岁成为中国石油唯一一名维吾尔族技能专家。

            肉孜麦麦提·巴克所在的采油六班23名员工中一多半是少数民族,他们也面临学语言、学技术的困难,因此他承担起技能“传帮带”工作。

            根据多年学习和工作的积累,他梳理出了采油岗位可能出现的一百多项问题和导致问题的六百多种原因,还编写了五十多万字的技术学习材料。担任兼职教师以来,他培训员工超过1万人次。而以他为带头人的“创新工作室”利用公司提供的30万元攻关资金,解决了“抽油井盘根渗漏和刹车不灵”等难题,研制出16项国家专利成果,有8项在生产现场推广应用。

            2006年,他创建了“红柳石油网”技术交流网站,把手里所有资料全部上传到网站,供网友们免费浏览、下载。目前,网站已有1.3万余名注册用户,四十多万人次的点击量,四千多篇石油专业文章,1万多条石油百科名词解释。

            肉孜麦麦提·巴克的班组管理着10座小站,165口油气井。面对“低油价”的冲击,他带领班组成员主动创新,自创的“标准井”工作量折算法、党小组“三心”管理法、提质增效“加减乘除”工作法,使属地管理到人,使设备完好率、运行时率达到98%以上。

            他的班组基础管理考核始终名列前茅,现已成为集团公司“千队示范”标杆班组。他所在的党支部成为了中央企业基层示范党支部,新疆油田10个标杆党支部之一。

            本报全媒体记者 青山

        365bet体育滚球_365bet网络足球赌博_365bet网上网投

        时间:2021-03-26    来源:新疆石油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