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且末县萨尔瓦墩牧民定居点克依木 · 斯迪克家的小院里,蔬菜长势茂盛,绿油油的一片。院子一角,还能看到整齐的鸡舍和鸽舍。
今年30岁的克依木 · 斯迪克以前是住在昆仑山上的,住的是土坯房,四面透风,冬天最是难熬,自从他2013年从100多公里外、海拔3000米的昆仑山深处搬迁下来之后,不仅住上了安居房,装上了土锅炉,用上了液化气,还走上了宽阔的柏油路,并且在县、乡、村及“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干部帮扶下,他们一家还学会了种植蔬菜。
阿羌镇搬迁户克依木 · 斯迪克说:“想想以前在山上的日子真是艰苦!土坯房一到冬天四处漏风,冰天雪地的寒冷再也不想感受了。那时候家庭收入主要是靠发展畜牧业,收入很不稳定。自从搬迁下山后,在党和政府关怀下,我们的日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还有了设施完善的住房,有了稳定的工作,家庭收入提高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能有现在幸福的生活,离不开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党的恩情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会坚定信念跟党走。”
克依木 · 斯迪克家生活的改变只是且末县易地扶贫搬迁定居牧民的一个缩影。实际上,曾经的萨尔瓦墩牧民定居点以前是一片荒芜的戈壁滩。为积极响应县委“绿色留高原,人畜下山来”的号召,自2011年起,生活在昆仑山深处的阿羌镇牧民开始陆续搬迁到定居点生活。为让搬迁牧民实现“搬得下、稳得住、有事干、能致富”的目标,且末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各级领导想方设法整合各方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使每户搬迁牧民都拥有了一套抗震安居房、一座150平方米的暖圈、人均10亩饲草料地、户均10亩果园。
且末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李冰说:“且末县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从2016年开始实施,建设的住房分别安置在巴什克其克村、阿羌村和苏塘村等地,对我们牧民安居乐业有很大的帮助。”
今年40岁的艾尼 · 肉孜是阿羌镇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家有三口人,搬迁下来以后村里给他们夫妻都寻得了工作,儿子也就近上了学,看着眼前美好的生活,他表示会更加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
阿羌镇搬迁户艾尼 · 肉孜说:“以前山上的生活很艰苦,用水得从河里搬运,没有电,孩子上学也不方便,医疗条件更是不理想。自从搬迁下山后,不仅通水通电,孩子还可以免费上学,在就业政策的帮扶下,我和妻子都有了工作。我们牧民开启了幸福生活。”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立下的‘军令状’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且末县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制定《且末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抓好责任落实,做到了搬迁贫困户精准到村、到户、到人。
且末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李冰说:“在后续发展方面,我们将发展光伏产业、畜牧养殖产业,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近年来,且末县以山区贫困村为重点,结合扶贫工作,坚持科学统筹规划,积极争取资金、项目,通过实施定居兴牧工程,大部分牧民从高寒山区搬迁至萨尔瓦墩、苏塘、巴什克其克等定居点,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者:阿曼江·阿力甫、艾斯凯尔江)
(2020年6月4日发布于且末零距离)